到中午,就在員山鄉的結頸份社區的會館用餐
品嚐在地美食~醃漬瓜,南瓜湯,肉焿...等美味
甜點:愛玉()
會館也是在地歌仔戲的練習處所
用餐後,介紹社區,就是diy冬瓜醬教學
別看這冬瓜醬小小一罐
真要從頭說起可是很厚工
酒,鹽,糖,米醬,先曬一晚的冬瓜(還要切塊)
整個處理起來可是粉累人的
因為時間關係
社區媽媽們先做好前置:米醬,曬乾冬瓜把一圈圈的冬瓜再切塊
我們就跟隨社區媽媽的手法,把米醬跟冬瓜全塞進玻璃罐裡內
糖,酒等倒入米醬拌均勻
再一層米醬一層冬瓜塞到罐子
米醬要能醃漬冬瓜
能塞多少冬瓜就看每個人的手法
5-6塊大冬瓜就是極限
(想體驗醬菜製作DIY需先與社區發展協會接洽喔!)
以下為大家diy
展示:我的作品~冬瓜醬
現場提供紙袋,美美的打包回家
因為是現場製作,回家後需再放置4個月才能食用(等發酵)
配稀飯或煮湯等都是天然的好料哎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到訪當天晚上正好是社區一年一度的盛會「落第掃文化節」
結頭份社區的居民為了傳承在地歌仔戲落第掃文化
原本只是在戶外樹下的休閒
慢慢成為傳統表演
社區還組成了「歌仔戲班」來學習傳統表演技法
在會館中一旁的表演者正一筆一畫勾出妝容
勒上頭套
準備晚上表演的彩排
認識老茄冬大樹公
過去社區住戶都會集中於此休閒聊天
現在因為社區改建
路面拓寬
樹公周邊的範圍也變小了
樹公的一部分~風災影響,保存老樹是人應該要做的
結頭份社區的午後散步
路上看到曬棕葉和一片片白色的”樹皮”?
棕葉是明年端午用的
而且不是所有竹葉都能當棕葉用
導覽現場解說才知我們在路邊看到的各種不同叢的竹子差異
至於那堆白白的~是粿條
粿不是應該是一片片長長的再切細
為何是一片片的...還堆在地上
回家再上網查好囉
路旁芭樂樹
荷花..是有人盆栽
泡腳-不是河-是洗水溝
水超乾淨涼吱吱,早知我穿涼鞋出來,現在就只能看著別人泡
社區媽媽在這洗衣服真好
再走下去就是挽面阿嬤結福路
有說明指示牌介紹挽面阿嬤的故事
隔壁是雞同鴨講農村體驗空間
雞鴨同籠田徑場..沒打架哎
雞鴨在熱翻天的下午茶是大西瓜
(我也想要西瓜汁)
最後參觀點是阿嬤ㄟ手工醬油
古法釀製而成的手工醬油
每年僅在立夏到立秋這段時間製作
結頭份社區將它保留下來
現場一個個大甕裝滿不同時段完成的醬缸
天然醬油沒有化學醬油的死鹹且健康
看著一粒粒豆子化成美味的調料
不知會不會開教人做醬油的課程(想學哎)